运用数据采集卡实施设备的监控有什么优点和缺点?
数据采集卡大量用于工业监控中,其作用也同其名称一样,主要是从传感器和其他需要监控的设备模块中采集模拟、数字信息,然后将这些信息转换为一种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,由计算机的应用程序调用,部分数据采集卡还可以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做出反馈,然后反向转换成传感器或设备识别的命令,进而对传感器或设备进行控制。
数据采集卡的优点十分明显。
使计算机可监控无接口类的设备:任何设备要想被计算机监控,则必须要有可与计算机对接的接口,而很多低端设备、设备模块或传感器类模块,本身并不提供接口,而只提供一个数据线。数据采集卡一端通过计算机接口与计算机连接,一端则通过自身通用接口与低端设备或传感器模块的数据线相接,不仅从外形上作为枢纽连接了无接口的设备和传感器模块,还从数据通信的角度上使二者可以进行数据互通,从而实现了对无接口设备和传感器模块的监控。
数据信号类型的转换:很多数据采集卡支持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互换,从而使一些只支持模拟信号的设备可以被监控。
数据格式的统一:由于设备或传感器模块通信结构各异,因而要同时监控这些设备或传感器模块,需要针对每一个设备或模块进行分别监控,而数据采集卡则会通过其内部机制,实现对这些设备或模块的统一管理,这种统一管理将设计的复杂性转移到了数据采集卡上,从而大大减轻了监控程序的复杂度。
数据采集卡对设备和模块监控的通用性:数据采集卡的对外接口一般具有统一的标准,例如电压一般为5V、12V,信号一般为高或低电平有效或切换有效。通常只要符合这一标准的设备或模块,都可以直接将数据线接到数据采集卡指定的接口上即可,而对设备本身的型号、规格没有限制。这种通用性正是数据采集卡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然而,数据采集卡的缺点也同样明显。
由于数据采集卡本身没有标准,所以数据采集卡本身与计算机的接口多种多样,数据格式与接口协议通常是由数据采集卡的设计者自己定义。因此,虽然数据采集卡对要监控的设备和模块具有很强的通用性,但计算机与数据采集卡的通信却没有通用性,对数据采集卡,以及数据采集卡所监控的设备和模块进行监控的时候,只能针对具体的数据采集卡,进行具体分析。
在物联网研究的现阶段,广泛的研究集中于传感器的研究,并且越来越多地将研究重点集中于“传感器+无线IP+电池”,但不难想象,仍然会有大量传感器受限于成本、空间、时间,而无法采用这种模式,那么采用与数据采集卡相连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式。至少,就目前的现状来看,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卡连接各种简易的传感器,进行传感器数据的采集。
资料来源:《设备监控技术详解》李瑞民
更多关于设备监控的内容请点击在线咨询!